在过去的 4 年里我一直使用印象笔记沉淀知识,直到去年年中在少楠的产品沉思录中了解到 Notion 后,便将自己的全部知识转移到 Notion。起初按照 P.A.R.A 方法来构建知识库框架,但后来发现并不适合自己。在深入了解了 Zettelkasten 以后,决定按此方法来完善知识库方法。

相信许多少数派的读者已经在 少楠 或者 玉树芝兰 老师那里了解过 Zettelkasten 笔记方法。我在 上一篇文章 里也介绍了 Zettelkasten 笔记方法。
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本文将再次 介绍 zettelkasten 及其重要思想 ,并介绍我 如何在 Notion 中实践 zettelkasten。

如果你已经了解 notion 和 zettelkasten,可以直接跳到第三部分阅读如何实践。

一、工具:Notion

Notion 是一款集写作、计划和数据库于一身的笔记软件。

对比其他笔记软件,Notion 的优势在于高度自由的页面结构、丰富的页面展示和简约的 UI 设计。

Notion 的 万物皆可 block无限嵌套的 page反向链接 ,让 Notion 中的页面结构或页面排版结构都无限自由。而多种的 datebase 样式embed 功能 ,也极大地提升了页面的信息 「容量」。其简约美观的 UI 设计也让人赏心悦目。

有人评价道,notion 自由得不像是一个笔记软件,更像是一个建站工具。也有人说,Notion 是一种全新的信息组织格式、全新的文档格式,其意义可比肩当年超文本(Hypertext)给 Web 带来的冲击。

二、方法:Zettelkasten

Zettelkasten 是一种有助于保存、关联和启发思想的网络结构笔记方法。

因为中文世界里对 zettelkasten 的翻译不一,有的叫卡片盒笔记法,有的叫滑箱笔记法,有的叫原子笔记法。我个人觉得这些名字都很难全面地概括 zettelkasten,因此本文直接使用原称 「zettelkasten」 作为笔记名称。

在定义中的 「思想」 一词,我本想使用 「知识」 或 「信息」,但这两者显得或太宽泛或太狭小,于是折中使用了 「思想」 一词,寓意为思考的结果。

关键思想

1. 强调复述:

zettelkasten 强调我们在笔记时,要使用自己的语言将知识复述一遍,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。这一思想来源于 「费曼技巧」:理解一个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话把他讲出来。